安徽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岳西县境内,地处大别山腹地。
东经116°25′05″~116°33′25″,北纬30°57′18″~31°07′38″
7904.3公顷
安徽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岳西县境内,地处大别山腹地。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05″~116°33′25″,北纬30°57′18″~31°07′38″,总面积7904.3公顷,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348公顷,缓冲区面积715.2公顷,实验区面积3841.1公顷。古井园保护区始建于2000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井园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东南部,总地势属全国第三级阶梯中的中低山区,东中部地势居高,由主峰大丛毛尖向周边倾斜下降,保护区西部沟谷分布着河流、山前丘陵。保护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梅雨明显,具体表现为:春季低温阴湿,夏季洪涝和伏旱,秋季冷害,冬季寒冻等。由于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大,山地垂直自然带明显。保护区范围内主要有2条河流,分别是姚家河和巍岭河,姚家河属杭埠河支流,是一条典型的山谷河流,境内长35千米;巍岭河又称夹竹河,属大沙河支流,向东流出巍岭。
古井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兰科植物、银缕梅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57属180科1978种,其中蕨类植物28科54属103种,裸子植物6科11属17种,被子植物146科692属18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缕梅、大别山五针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钱松、香榧、巴山榧、野大豆等。据野外调查初步查明保护区内有兽类7目17科36属47种,两栖类2目7科9属19种,爬行类3目8科22属30种,鸟类15目35科76属106种,鱼类4目12科32属4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安徽麝、金钱豹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獭、大鵟等1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