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的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毗邻地带。

地理坐标

东经118°49′38″~118°55′03″,北纬28°19′10″~28°24′43″

面积

5525公顷

保护区介绍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的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毗邻地带。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9′38″~118°55′03″,北纬28°19′10″~28°24′43″,总面积552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531公顷,缓冲区面积1630公顷,实验区面积2364公顷。九龙山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地貌属中山山地,整个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形成了“九脊六沟”的险峻地貌。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复杂的地形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气候环境,使保护区具有垂直地带性、雨季和干季明显、山顶部风大气候变化复杂、南北坡有较大差异4个特征。保护区是钱塘江水系乌溪江支流的集水区,整个水系呈羽翅状,从东西两个方向流入毛阳溪、周公源和碧龙溪,再汇合于湖南镇水库,流入钱塘江上游的乌溪江。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以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钱塘江水系源头森林植被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79科684属1568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73属227种,裸子植物7科15属18种,被子植物137科596属13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福建柏、长叶榧、榧树、连香树、长序榆等16种。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74科183属289种,其中两栖爬行类17科43属83种,鸟类35科93属145种,兽类22科47属6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白颈长尾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藏酋猴、猕猴、白鹇、大鲵等40种。

2.8334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