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0′~119°12′,北纬30°01′~30°18′,总面积1125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836公顷,缓冲区面积1997公顷,实验区面积6419公顷。

地理坐标

东经118°50′~119°12′,北纬30°01′~30°18′

面积

11252公顷

保护区介绍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0′~119°12′,北纬30°01′~30°18′,总面积1125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836公顷,缓冲区面积1997公顷,实验区面积6419公顷。清凉峰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属白际山脉北段,区内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属中山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险峻,景观丰富,主峰清凉峰海波1787.4米,系天目山最高峰,也是浙西第一高峰。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强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由于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保护区属钱塘江水系,为昌化溪上游:昌西溪、颊口溪、杨溪的发源地。由于山脉走向与季风成正交,山脉迎风面雨量增多,是分水江流域的暴雨中心,常在春末夏初发生暴雨洪灾。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梅花鹿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生存环境、南方红豆杉等濒危植物群落、森林生态系统等为主要保护对象。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976种,其中苔藓植物60科142属291种,蕨类植物34科72属177种,种子植物147科716属150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银缕梅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华东黄杉、金钱松、连香树等16种。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1目83科283种,其中兽类8目17科48种,两栖类2目7科25种,爬行类3目9科47种,鸟类14目 40科120种,鱼类5目11科4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黑麂、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 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水獭等32种。

2.7233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