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鸡东县境内,地处长白山脉与完达山脉南部红松林过渡地带。
东经130°58′11″~131°18′50″,北纬44°52′03″~45°05′28″
26,570公顷
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鸡东县境内,地处长白山脉与完达山脉南部红松林过渡地带。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0°58′11″~131°18′50″,北纬44°52′03″~45°05′28″,总面积2657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1053公顷,缓冲区面积5659.6公顷,实验区面积9857.4公顷。凤凰山保护区建立于1989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地势陡峻,多岩石裸露,群山连绵,呈波状起伏,主要山脉和支脉走向为东西向。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区域,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和多雨;秋季降温快初霜早;冬季寒冷干燥。区内河流均属穆棱河水系,支流众多,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山地型特征。
凤凰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以天然兴凯松、松茸、东北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和栖息于此的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137科394属703种,其中藓类植物29科55属77种,蕨类植物21科36属61种,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被子植物84科297属55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兴凯松、松茸、野大豆、黄檗等9种。保护区有陆栖动物343种,其中兽类16科48种,鸟类48科246种,两栖类4科7种,爬行类4科9种,鱼类15科3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北虎、豹、金雕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黑熊、大天鹅等4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