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部边陲,黑龙江省富锦、宝清、饶河和抚远三县一市行政辖区内的红兴隆和建三江农垦分局。

地理坐标

东经132°22′29″~134°13′45″,北纬46°30′22″~47°24′32″

面积

160601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北部边陲,黑龙江省富锦、宝清、饶河和抚远三县一市行政辖区内的红兴隆和建三江农垦分局。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2°22′29″~134°13′45″,北纬46°30′22″~47°24′32″,总面积160601公顷,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7047公顷,缓冲区面积53128公顷,实验区面积70426公顷。挠力河保护区建立于1997年,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有低山丘陵、山前台地、一级阶地、高低河漫滩和水面六个地貌类型。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41.9-834.4米,最高峰龙山海拔834.4米,坡降1/50至1/500。保护区属温带湿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严寒多雪;夏季炎热湿润、光照充足;秋季短暂凉爽、不甚明显;春季少雨多风干燥。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挠力河、七星河、蛤蟆通河、宝清河、小清河、七里沁河、乌苏里江等,湖泊有对面街泡子、宝清泡子、镜面湖和无名湖等。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488属1047种,其中藻类植物62属72种,菌类植物32属52种,地衣植物15属48种,苔藓植物60属119种,蕨类植物17属32种,被子植物302属72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貉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紫椴、野大豆、黄檗等9种。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73科569种,其中脊椎动物96科373种,原生动物15科25种,线形动物2科3种,节肢动物60科16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45种。

2.1816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