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132°26′,北纬46°40′~46°52′,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万hm2。

地理坐标

东经132°5′~132°26′,北纬46°40′~46°52′

面积

2万hm2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32°5′~132°26′,北纬46°40′~46°52′,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万hm2。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1996年由县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以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本区属长白山植物区系,共有维管束植物62科174属386种,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芦苇面积达1.4万hm2,占保护区总面积70%,珍稀濒危物种仅有野大豆。本区动物地理区系为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区,动物种类以湿带栖息类为主。全区共有脊椎动物5纲10科、107属163种,占全国动物总数3.17%,占黑龙江动物总数29.42%,占三江平原动物总数35.86%。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白鹤;国家级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灰鹤等17种。

保护区大面积湿地七星河及挠力河具有明显的水量调节作用,对减轻下游洪旱灾害,稳定周边区域地下水位,保护土壤水分具有重要作用。

3.6899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