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局)境内,属小兴安岭北坡,行政区划隶属于黑河市逊克县。

地理坐标

东经128°21′40″~128°53′30″,北纬48°41′20″~49°11′00″

面积

111995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局)境内,属小兴安岭北坡,行政区划隶属于黑河市逊克县。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1′40″~128°53′30″,北纬48°41′20″~49°11′00″,总面积111995公顷,属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5568公顷,缓冲区面积12721公顷,实验区面积43706公顷。红星湿地保护区建立于2001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炎热,降水量大而集中。区内主要河流有库斯吐河、二皮河和库尔滨河,最后汇入黑龙江,是黑龙江流域的水源地之一。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北方林区典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东北亚和西伯利亚水禽迁徙主要通道和栖息地、黑龙江流域上游重要支流库尔滨河源头水源涵养地等。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885种,其中苔藓植物49科197种,蕨类植物11科38种,种子植物88科6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貉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浮叶慈菇、紫椴等7种。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40种,其中兽类16科50种,鸟类42科233种,两栖爬行类8科19种,鱼类11科3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丹顶鹤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马鹿、鸳鸯、白尾鹞等43种。

1.772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