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最北部,位于大兴安岭山地东北部的塔河县境内,北部和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

东经124°52′48″~125°32′03″,北纬52°54′25″~53°12′08″

面积

88849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最北部,位于大兴安岭山地东北部的塔河县境内,北部和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2′48″~125°32′03″,北纬52°54′25″~53°12′08″,总面积88849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5699公顷,缓冲区面积31277公顷,实验区面积21873公顷。双河保护区建立于2002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双河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度较小,海拔在242~665米之间。该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多雨。保护区水资源丰富,河网稠密,河谷多为槽谷状呈放射状分布,且多沼泽,自然水系主要由北面的黑龙江上游和南面几条小支流组成。

双河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物种及其生境。据调查统计,全区共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8科239属420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2种,裸子植物1科3属3种,被子植物62科229属405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4科5属5种。该区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76科281种,其中鱼类14科60种,两栖类4科6种,爬行类3科7种,鸟类42科180种,兽类13科2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貂熊、金雕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猞猁、马鹿、鸳鸯、苍鹰等34种。

1.2072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