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的伊勒呼里山南麓,松嫩平原北部边缘。
东经125°44′57″~126°13′31″,北纬50°38′23″~50°48′10″
46743公顷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小兴安岭过渡地带的伊勒呼里山南麓,松嫩平原北部边缘。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4′57″~126°13′31″,北纬50°38′23″~50°48′10″,总面积46743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0271公顷,缓冲区面积10194公顷,实验区面积16278公顷。中央站黑嘴松鸡保护区建立于2006年,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岗脊平缓,沟宽谷阔,河谷多沼泽,无明显山峰。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也兼有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春季风大干燥;夏季温湿多雨;秋季多风少雨;冬季寒冷而漫长、盛行北风和西北风。保护区内河流均属嫩江水系,支流水系河网密布,水源丰富。
中央站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黑嘴松鸡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94科286属670种,其中苔藓植物19科39属59种,蕨类植物4科6属10种,裸子植物1科3属4种,被子植物70科238属59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紫椴、野大豆等6种。保护区有脊椎动物84科383种,其中兽类15科54种,鸟类48科255种,两栖爬行类8科16种,鱼类13科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貂熊、黑嘴松鸡、丹顶鹤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黄喉貂、雪兔、白尾鹞等4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