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境内,在中国的最北端,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

地理坐标

东经121°40′00″~123°16′00″,北纬53°11′30″~53°33′30″

面积

137553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境内,在中国的最北端,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0′00″~123°16′00″,北纬53°11′30″~53°33′30″,总面积137553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6501公顷,缓冲区面积47809公顷,实验区面积43243公顷。北极村保护区建立于2002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极村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兴安岭北部苔原地貌区,地形南高北低,比较破碎,山顶尚保存平坦面,境内主脉老爷岭坡度较缓,相对高度较小。保护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湿热、雨量充沛;春季多大风、降水偏少、物燥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常有早霜和冻害发生。区内水资源丰富,自然水系主要由北面的黑龙江上游和南面几条小支流组成,区内还有一些泥炭沼泽。

北极村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及栖息于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87科259属481种,其中苔藓植物22科29属46种,蕨类植物5科7属12种,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58科219属4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草苁蓉、二叶兜被兰等9种。保护区有脊椎动物71科263种,其中兽类14科35种,鸟类38科181种,两栖爬行类7科10种,鱼类12科3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金雕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水獭、雪兔、鸳鸯、白尾鹞等41种。

2.1161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