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盘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盘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额木尔山南坡低山丘陵区。

地理坐标

东经123°33′12″~124°18′13″,北纬52°40′20″~53°00′14″

面积

55074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盘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额木尔山南坡低山丘陵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3′12″~124°18′13″,北纬52°40′20″~53°00′14″,总面积55074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4906公顷,缓冲区面积14739公顷,实验区面积15429公顷。盘中保护区建立于2004年,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盘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余脉的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320-927米之间。本区地处寒温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为盘古河,属黑龙江水系。

盘中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以兴安落叶松为代表的寒温带针叶林及栖息于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具有独特价值的樟子松林和火烧迹地。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85科255属464种,其中苔藓植物22科29属43种,蕨类植物2科2属7种,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59科220属40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钻天柳、黄芪、草苁蓉等。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28科414种,其中兽类15科35种,鸟类39科196种,两栖爬行类6科8种,鱼类11科29种,昆虫57科1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金雕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水獭、雪兔、鸳鸯、白尾鹞等35种。

1.918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