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仙洞山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仙洞山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地处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距离拜泉县城35公里。

地理坐标

东经126°22′49″~126°31′01″,北纬47°39′41″~47°43′24″

面积

5076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仙洞山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东部,地处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距离拜泉县城35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2′49″~126°31′01″,北纬47°39′41″~47°43′24″,总面积5076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421公顷,缓冲区面积1473公顷,实验区面积2182公顷。仙洞山梅花鹿保护区建立于2009年,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仙洞山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坡度较缓,平均海拔高度300m。保护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降雨集中、温热湿润;春季风大少雨多呈旱象;秋季降温较快、霜冻较早。区内溪流纵横,注入双阳河。

仙洞山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以梅花鹿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109科296属520种,其中苔藓植物30科51属71种,蕨类植物8科13属19种,裸子植物1科4属6种,被子植物70科228属42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紫椴、野大豆、黄檗3种。保护区有脊椎动物224种,其中兽类12科33种,鸟类32科147种,两栖爬行类6科12种,鱼类10科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梅花鹿、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雀鹰、鸳鸯、白尾鹞等28种。

1.607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