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地处七星河中下游。
东经132°05′~132°26′,北纬46°40′~46°52′
20000公顷
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宝清县北部,地处七星河中下游。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2°05′~132°26′,北纬46°40′~46°52′,总面积2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960公顷,缓冲区面积3600公顷,实验区面积8440公顷。七星河保护区建立于1991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保护区距七星河与挠力河汇合处仅25千米,地势低洼,西高东低,为典型的低平原河谷漫滩地貌。七星河为本区的主要地表河流,境内长约56千米,水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属温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冬季严寒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大;夏季温暖多雨;秋季降温剧烈、降水变率大等特点。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以草甸、沼泽、水域等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62科174属386种,珍稀濒危物种仅有野大豆。保护区有脊椎动物5纲10科107属163种,其中鱼类15种,两栖爬行类8种,鸟类123种,兽类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白鹤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灰鹤等1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