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东部,伊勒呼里山南麓,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125°07′55″~125°50′05″,北纬51°05′07″~51°39′24″

面积

229523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东部,伊勒呼里山南麓,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7′55″~125°50′05″,北纬51°05′07″~51°39′24″,总面积229523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4785公顷,缓冲区面积6382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90909公顷。南瓮河保护区建立于1999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为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坡,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保护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异常寒冷,晴燥少雪而漫长;相反,温暖季节甚短,夏季最长不超过1个月。区内河网密布,河谷中普遍分布有牛轭湖及水泡。其水系属嫩江水系,为嫩江主要发源地,主要河流有二根河、南阳河、南瓮河、砍都河。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区内的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046种,其中苔藓植物330种,蕨类植物9种,种子植物433种,藻类植物146种,菌类植物51种,地衣植物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杉、紫点杓兰、大花杓兰等8种。保护区有野生动物309种,其中兽类49种,鸟类216种,两栖爬行类和鱼类4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熊貂、金雕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驼鹿、鸳鸯、花尾榛鸡等47种。

2.800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