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黑龙江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主脉东侧北坡,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局)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129°58′29″~130°23′07″,北纬48°19′21″~48°40′20″

面积

62567公顷

保护区介绍

黑龙江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主脉东侧北坡,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局)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8′29″~130°23′07″,北纬48°19′21″~48°40′20″,总面积62567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7529.04公顷,缓冲区面积14809.61公顷,实验区面积20228.35公顷。新青白头鹤保护区建立于2004 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青白头鹤保护区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形较为复杂,基本形成西北和东南两侧较高而中部较低的丘陵地貌。在河流的中、下游及河流交汇处为沟谷平地,河谷两侧有阶地和漫滩,多为过伐后的混交林分。保护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差异大。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较短、温和多雨;春季前期冷、后期暖、春风大、春霜(终霜)晚;秋季降温迅速、秋霜(早霜)早、常有冻害发生。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众多,均发源于小兴安岭,属黑龙江水系,其中乌拉嘎河、西北岔河和柳树河3条为主要河流。

新青白头鹤保护区以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白头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74科1011种,其中苔藓植物53科169种,地衣植物12科80种,蕨类植物14科49种,裸子植物2科7种,被子植物93科70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紫椴、野大豆等7种。保护区脊椎动物有35目81科331种,其中兽类15科51种,鸟类46科223种,两栖爬行类7科18种,鱼类13科3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白头鹤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棕熊、马鹿、鸳鸯等42种。

1.621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