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

地理坐标

东经130°14′08″~131°14′44″,北纬42°32′40″~43°28′00″

面积

108700公顷

保护区介绍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30°14′08″~131°14′44″,北纬42°32′40″~43°28′00″,总面积108700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0536公顷,缓冲区面积40571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7593公顷。珲春东北虎保护区建立于2001年,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处于欧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产生的褶皱带区域,东西呈狭长地带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境内群峰起伏,层峦叠嶂,湖泊河流,交相辉映。本区属近海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靠近日本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与同纬度相比,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年平均降雨量618.1mm;主导风向春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豹及其栖息地。由于该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足以堪称图们江流域世界级的“生态宝库”。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常见的野生高等植物有59目119科314属591种,其中苔藓植物14科15属18种;蕨类植物11科12属18种;裸子植物3科7属12种;被子植物87科275属537种;地衣植物4科5属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红松、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等10种。区内野生动物有34目77科183属316种,其中鱼类10科28属35种;两栖类6科6属12种;爬行类4科7属12种;鸟类41科106属208种;哺乳类16科36属4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紫貂、原麝、丹顶鹤、金雕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马鹿、猞猁、花尾榛鸡等33种。另外,据单项调查表明,保护区内还有大型真菌12目43科154种;昆虫14目118科340属425种。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野生东北虎分布数量与密度最高的区域,本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不仅起着联系中、俄、朝三国间虎豹种群自由迁移、维持种群繁衍的生态廊道的作用,在世界虎豹保护战略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353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