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吉林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系老岭山脉,集安市中北部,距市区19km处,保护区东北部与通化县交界。

地理坐标

东经126°02′21″~126°17′57″,北纬41°11′37″~41°21′40″

面积

13821.6公顷

保护区介绍
吉林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系老岭山脉,集安市中北部,距市区19km处,保护区东北部与通化县交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02′21″~126°17′57″,北纬41°11′37″~41°21′40″,总面积13821.6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826.3公顷,缓冲区面积3708.2公顷,实验区面积为5287.1公顷。集安保护区建立于1992年,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集安自然保护区位于长白山南麓,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形成的天然分水岭,将保护区分成岭北、岭南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呈东北高、西南低、中低山区岩溶峰林地貌。保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总体特征是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春风早度,秋霜晚至,四季分明。岭南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雨充沛、风力弱小,具有明显的半大陆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温和降雨明显高于岭北,无霜期也长于岭北,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美誉。集安保护区属山地灰棕壤土区,土壤形成受地形影响,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保护区海拔较高处山势陡峻,沟谷狭窄,土层相对较浅,土质相对瘠薄;下部山势平缓,沟谷开阔,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肥沃。集安保护区境内山岭绵延、群山环抱,河流纵横,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
集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长白山南麓老岭山脉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水源涵养和溪流生态系统等。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调查,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58科897种,其中苔藓植物门39科120种;蕨类植物门21科55种;裸子植物门3科11种;被子植物门95科711种,另有真菌植物门42科20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黄檗等9种。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34目79科共计242种,其中鱼形类7目12科30种;两栖类2目5科10种;爬行类2目3科8种;鸟类17目42科154种;哺乳类6目17科4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原麝、金雕、中华秋沙鸭、黑鹳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斑羚、水獭等28种。
2.4562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