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吉林通化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通化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县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

地理坐标

东经126°06′46″~126°16′57″,北纬41°20′07″~41°29′58″

面积

15200公顷

保护区介绍
吉林通化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县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南麓。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06′46″~126°16′57″,北纬41°20′07″~41°29′58″,总面积152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545公顷,缓冲区面积4815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840公顷。通化石湖保护区建立于1993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化石湖保护区地势大体上呈南高北低的态势,老岭山脉的主峰—老岭峰在保护区境内,山体高大,森林茂密,显示出典型山区河谷的特点。保护区主要河流为大罗圈河和永安河,且为该河流发源地及上游区域。该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特点为春季干燥多风、冷暖无常;夏季短暂、温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多晴天;冬季寒冷漫长、日照短。
通化石湖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老岭峰典型的垂直分布植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等。据调查统计,本区共有植物13纲73目188科1159种,其中苔藓植物1纲11目24科48种;大型真菌4纲12目42科205种;地衣类1纲1目17科57种;蕨类4纲6目15科23种;裸子植物1纲1目3科12种;被子植物2纲42目87科8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朝鲜崖柏、红松、钻天柳、水曲柳、对开蕨、紫椴、野大豆、黄檗等8种。保护区共有脊椎野生动物6纲30目74科247种,其中鱼类6目10科28种;两栖类2目6科10种;爬行类1目3科9种;鸟类15目39科158种;哺乳类6目16科4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原麝、紫貂、金雕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猞猁、水獭等29种。
1.3903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