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毗邻。

地理坐标

东经127°42′55″~128°16′48″,北纬41°41′49″~42°25′18″

面积

196465公顷

保护区介绍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毗邻。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7°42′55″~128°16′48″,北纬41°41′49″~42°25′18″,总面积19646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28311.5公顷,缓冲区面积20043.5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8110.0公顷。长白山保护区建立于1960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是中国最大的一座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距最近一次喷发时间约300年),火山锥体顶部崩裂塌陷,温度降低后溶岩浆逐渐冷凝并形成火山通道——长白山天池。其地貌类型有火山熔岩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冰川冰缘地貌。本区属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温凉;秋季多雾凉爽;冬季漫长寒冷。长白山冰雪覆盖期长达9个月,雪质优良,积雪最深可达2m,阴坡沟谷内斑块状积雪常年不化。长白山是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春季河水主要靠冰雪融化供给;夏季降雨较多,并以7、8两月为主要汛期。
长白山是一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宝山。目前已知保护区内有野生植物73目256科876属2806种,其中真菌类植物15目52科757种;地衣类植物2目22科200种;苔藓类植物14目62科375种;蕨类植物7目23科89种;裸子植物2目3科13种;被子植物33目94科137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和长白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松、紫椴、水曲柳等7种。植物的王国必然也是动物的乐园,据统计,长白山有野生动物45目163科1588种,其中鱼类5目10科24种,两栖类2目5科9种,爬行类1目3科12种,鸟类18目50科240种,哺乳类6目18科48种,昆虫13目77科125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紫貂、中华秋沙鸭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猞猁、苍鹰等48种。
1.2344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