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辽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科尔沁沙地南缘,辽西低山丘陵区,阜新市所辖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21°41′15″~121°52′30″,北纬41°47′30″~42°00′00″

面积

11002.7公顷

保护区介绍
辽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科尔沁沙地南缘,辽西低山丘陵区,阜新市所辖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1′15″~121°52′30″,北纬41°47′30″~42°00′00″,总面积11002.7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386.8公顷,缓冲区面积2703.8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912.1公顷。海棠山保护区建立于1986年,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棠山保护区地貌呈侵蚀剥蚀低山丘陵特征,山势陡峻雄伟,巍峨壮丽,成为辽西独特的自然景观。保护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睛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海棠山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不仅地处我国一级生态敏感带上,位于荒漠化向外扩展的前沿,也是辽西保存较好,森林生态类型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天然林区,被称为辽西的“绿色明珠”,是蒙古高原到辽河平原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油松栎类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目标。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18科534属970种,其中苔藓植物105种;蕨类植物21种;裸子植物15种;被子植物829种。另有真菌微生物39科10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楸、紫椴、野大豆等。据调查统计,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1目57科229种,其中哺乳类6目14科34种;爬行类1目5科16种;两栖类1目3科7种;鸟类13目35科172种。另有无脊椎动物昆虫、蜘蛛13目122科55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黑鹳、大鸨、金雕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鸳鸯、红隼、雀鹰、大天鹅等19种。
2.905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