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建昌县境内,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方和“京津唐生态防护区”的东北侧。

地理坐标

东经119°52′30″~120°04′04″,北纬40°46′28″~41°05′53″

面积

17440公顷

保护区介绍
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西部的建昌县境内,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方和“京津唐生态防护区”的东北侧。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2′30″~120°04′04″,北纬40°46′28″~41°05′53″,总面积1744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010公顷,缓冲区面积268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6750公顷。白狼山保护区建立于2001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狼山保护区地貌有中低山、低山、丘陵、河谷和阶地,沟壑纵横,其中中低山、低山类型占的比例达65%以上,坡度较陡,最高峰白狼山的海拔为1140.2m。保护区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保护区土壤大体分为棕壤土和褐土两类。保护区是辽西最大河流大凌河的主要发源地,保护区水系全部为大凌河支流,有许多支流常年水流不断。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北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长白植物区系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白狼山保护区植被丰茂,物种多样,被誉为辽西的“绿色明珠”。最新的科考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51科496属996种(含变种),其中苔藓植物31科76属151种;蕨类植物14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3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03科391属793种。此外,还有大型真菌19科32属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人参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黄檗、紫椴、核桃楸、黄芪、蒙古栎、手掌参、角盘兰、绶草、二叶舌唇兰10种。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6目 56科221种,其中兽类6目13科29种;鱼类2目3科23种;鸟类15目33科152种;爬行动物2目4科12种;两栖动物1目3科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黄喉貂、大天鹅、黑鸢、苍鹰、松雀鹰、白尾鹞、鹊鹞、普通鵟、灰林鸮、长尾林鸮、短耳鸮等16种。此外,无脊椎动物的昆虫有11目83科482种。
2.5381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