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122°23′34″~122°52′46″,北纬51°20′02″~51°49′48″

面积

107348公顷

保护区介绍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23′34″~122°52′46″,北纬51°20′02″~51°49′48″,总面积10734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6510公顷,缓冲区面积37250公顷,实验区面积23588公顷。汗马保护区建立于1958年,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兴安岭汗马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西坡北部,属中山山地,剥蚀苔原区。该保护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积雪深厚,由于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隆起带上,其寒冷比漠河北极村有过之而无不及。夏季温凉短晢,湿润多雨,春季干燥风大,四季温差和昼夜温差大。保护区呈现出典型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也是该区的最主要保护对象。由于山势起伏较大,森林茂密,山谷宽阔,群山逶迤,湖泊、河流交织出一条条风景如画的长廊。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中是不多见的。这里依然保持着它的原始风貌和自然属性,完整地揭示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亮丽景观,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110科296属620种,其中苔藓植物33科41属74种;蕨类植物10科14属22种;种子植物67科241属52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钻天柳、乌苏里狐尾藻、浮叶慈菇等。保护区的动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3目76科293种,其中兽类6目16科51种;鸟类17目44科204种;爬行动物2目3科5种;两栖动物2目4科5种;鱼类6目9科2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原麝、紫貂、貂熊、黑嘴松鸡、金雕、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小天鹅、苍鹰、红隼、花尾榛鸡、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38种。
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还有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那就是青翠欲滴的“牛耳湖”,湖中冷水鱼多达20余种,水质清澈,可以清晰地看见鱼儿悠然游弋。周围兴安杜鹃灌丛环绕拱卫,春季鸟语花香,为深邃、静谧的冻土苔原景观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2.688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