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西麓,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行政区划属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

地理坐标

东经120°00′26″~120°58′02″,北纬51°29′25″~52°06′00″

面积

124527公顷

保护区介绍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西麓,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行政区划属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0′26″~120°58′02″,北纬51°29′25″~52°06′00″,总面积124527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4183公顷,缓冲区面积2977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0570公顷。1998年开始额尔古纳保护区的划建和保护工作,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低山丘陵地貌,全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平均坡度100左右。保护区地处高纬度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由于多年冻土的影响,林地排水不良,加剧了沼泽化程度,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泥炭层、潜育层,形成土温低、肥力低的状况。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独特,对研究该区森林类型的发生与演替及变化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兴安岭山地原始寒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森林湿地与额尔古纳河源头湿地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共有植物858种,其中低等植物152种,高等植物706种,隶属于155科(目)476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即钻天柳、浮叶慈菇。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32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227科(11亚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7种;鱼类3 1种;圆口类1种,昆虫6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3种,即紫貂、原麝、貂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兽类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即黑鹳、金雕、白犀海雕、玉带海雕、黑嘴松鸡、白头鹤、丹顶鹤、白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