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属原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辖区,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接壤,东部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西部与巴林右旗毗邻,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90km。

地理坐标

东经118°43′50″~119°24′10″,北纬44°08′10″~44°47′00″

面积

78672公顷

保护区介绍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属原乌兰坝林场和石棚沟林场辖区,北部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接壤,东部与阿鲁科尔沁旗相邻,西部与巴林右旗毗邻,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90km。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3′50″~119°24′10″,北纬44°08′10″~44°47′00″,总面积7867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8115公顷,缓冲区面积2079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9763公顷。乌兰坝保护区建立于1997年,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兰坝保护区地处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大风,蒸发量大;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秋霜降临早;冬季漫长而寒冷,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保护区的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乌力吉沐沦河和西拉沐沦水系,共有8条河流发源于保护区境内。保护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补充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通辽市乃至整个西辽河流域农牧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我国东北西辽河流域人畜饮水和灌溉的珍贵水源涵养地,年径流量达1亿立方米。
乌兰坝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据初步调查,内蒙古乌兰坝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33科453属1071种,其中种子植物84科353属862种;蕨类植物10科14属27种;苔藓植物39科86属18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6种,即黄檗、紫椴、甘草、五味子、草麻黄、东北茶藨、北重楼、穿龙薯蓣、大花杓兰、斑花杓兰、堪察加鸟巢兰、手掌参、角盘兰、对叶兰、沼兰、绶草等。已查明的脊椎动物有29目81科321种,其中哺乳类有6目17科45种;鸟类有17目52科242种;两栖爬行类2目6科15种;鱼类4目6科1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大鸨、丹顶鹤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鸳鸯、红隼、猞猁、兔狲、马鹿、斑羚等44种。被IUCN评估为濒危的有鸿雁、丹顶鹤,评估为易危的有9种。
2.2654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