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海市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106°42′~107°44′,北纬39°13′~40°11′

面积

55.68万公顷

保护区介绍
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海市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2′~107°44′,北纬39°13′~40°11′,总面积55.68万公顷,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18万公顷,缓冲区面积3.66万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3.84万公顷。保护区建立于1995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鄂尔多斯保护区地貌类型极其复杂多样,从太古代到现代地质年代的地层均有明显分布,古生物化石也十分丰富。保护区内的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黄河是保护区的最大地表水源,从保护区西部穿过。保护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高原寒暑剧变特点,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沙大,热能及风能资源丰富。
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现已查明的植物有65科188属33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苞菊、胡杨、蒙古扁桃等7种。保护区内重点保护植物大部分为古老残遗种,还是生长在严酷生态环境干旱地区的濒危植物,并且大部分属于第三纪孑遗物种。西鄂尔多斯保护区因此被人们誉为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的“避难所”。四合木和半日花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和“活化石”。保护区有野生动物130 余种,其中有青羊、貉、獾等哺乳动物20余种;云雀、猫头鹰、鸭、石鸡、鸿雁等鸟类40余种;青蛙、壁虎等两栖及爬行动物10余种;还有8目3科63种昆虫。
2.2708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