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南部海陀山的西北麓,距县城50km。

地理坐标

东经115°45’04"~115°57’31",北纬40°32’14"~40°40’31"

面积

12860公顷

保护区介绍
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西南部海陀山的西北麓,距县城50km。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5’04"~115°57’31",北纬40°32’14"~40°40’31",总面积1286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248公顷,缓冲区面积359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5022公顷。河北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3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拨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山地气候,具有冬寒、夏凉、春秋短促的气候特点。保护区四面环山、峰峦连绵、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区内地貌比较复杂。
河北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好的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和天然油松次生林,以及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内计有维管束植物109科424属911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4科18属26种;裸子植物3科4属10种,被子植物92科402属875种。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种,即黄檗、刺五加、野大豆,另外还有脱皮榆、天麻、紫椴、党参、柴胡、毛丁香、五味子、白头翁等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植物资源。保护区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植被类型多,植物覆盖率80%以上,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适宜的条件。经初步调查,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66科207种及亚种。其中,兽类15科30种,鸟类42科146种及亚种,爬行类6科16种,两栖类2科2种,鱼类2科1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白肩雕、金雕、黑鹳共4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羚、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勺鸡、红脚隼、红隼、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长耳鸮共计12种。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陆生脊椎动物10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中禁止贸易和限制贸易的野生动物有16种。
3.2632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