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

地理坐标

东经116°53′~117°31′,北纬42°22′~42°31′

面积

20029.8公顷

保护区介绍
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3′~117°31′,北纬42°22′~42°31′,总面积20029.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213.31公顷,缓冲区面积6083.8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6732.60公顷。塞罕坝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余脉,地理位置独特,多处呈现出过渡、交错带特征,地貌上为高原-山地过渡带;气候上为暖温带-寒温带过渡带;气象上为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景观上属于森林-草原交错带;生物地理上处于蒙新、东北、华北三大生物地理区系交错带。保护区的建立与发展对于维护京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辽河水源地,黑鹳、金雕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保护区内计有维管植物 81科303属618个种(变种、变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4目66科261种(亚种),绝大多数属于古北界成分;此外还有鱼类5科24属32种;大型真菌22科51属79种;昆虫12目114科66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