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巫山县东北部,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

地理坐标

东经109°47′~110°10′,北纬31°15′~31°29′

面积

35276.6公顷

保护区介绍
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巫山县东北部,地处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处。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7′~110°10′,北纬31°15′~31°29′,总面积35276.6公顷,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7323.1公顷,缓冲区面积6555.8公顷,实验区面积11397.7公顷。五里坡保护区始建于2000年,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里坡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巴山弧和川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为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大多为低山和中山地形,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最高点太平山海拔2680米,最低点海拔仅170米。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秋相连,夏季凉爽,冬季漫长。保护区内溪流众多,地表水源极为丰富,径流总量1.5亿立方米,有当阳河、庙堂河2条主要河流,另有众多溪流遍布其中,均属长江水系。
五里坡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典型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区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和金丝猴、珙桐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天然集中分布区。经调查表明,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96科894属264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2科63属208种,裸子植物6科20属34种,被子植物158科811属240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楠木等。保护区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29目94科252属422种,其中哺乳类8目24科57属70种,鸟类17目51科159属294种,爬行类2目11科26属35种,两栖类2目8科10属23种;已记录到鱼类7目16科72属113种;已鉴定昆虫有12目73科209属2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川金丝猴、云豹、金钱豹、林麝、金雕、梅花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黑熊、水獭等。
2.1372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