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北部,大巴山南坡,属三峡库区腹地。

地理坐标

东经108°34′23″~108°53′45″,北纬31°33′23″~31°41′40″

面积

23452公顷

保护区介绍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北部,大巴山南坡,属三峡库区腹地。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4′23″~108°53′45″,北纬31°33′23″~31°41′40″,总面积23452公顷,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254公顷,缓冲区面积5056公顷,实验区面积11142公顷。雪宝山保护区始建于 2000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雪宝山自然保护区属深切割地垒式中山地貌,褶皱强烈,峡谷幽深,山势东西走向,山体呈“一”字形,故又名“一字梁”,区内最高峰海拔2626米,最低海拔460米。整体地貌特征为:典型的深切割中山槽谷;山顶平缓、落水洞发育;山势陡峭、坡度较大。保护区气候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总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植物生长期长、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日照少、季风气候显著。保护区是长江一级支流小江的源头,区内河流均属于小江水系,有支流钟鼓溪、神龙溪、栏牛溪等。保护区处于大巴山暴雨区的中心,地表径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雪宝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崖柏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和典型的大巴山南坡植被格局及生物多样性。崖柏是起源于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植物,仅生长于我国重庆大巴山南麓。在保护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崖柏,主要位于海拔1800~2300米的斜坡、陡岩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中,具有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林龄结构完整等特点。据考察结果统计,保护区分布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15科1136属3813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90属346种,裸子植物9科24属43种,被子植物168科1022属342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崖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珙桐、光叶珙桐,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巴山榧树、篦子三尖杉、连香树、水青树等。保护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88种,其中两栖类2目8科19种,爬行类3目9科19种,鸟类14目43科188种,哺乳动物8目24科62种;鱼类有5目13科40属49种;昆虫有18目193科184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林麝、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黑熊、大鲵、雀鹰等。
2.8880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