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部荒漠区,属于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台地区域,北距银川市不到10km,西距黄河5~10km。
东经106°21′33″~106°37′00″,北纬37°48′28″~38°20′12″
70921公顷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东部荒漠区,属于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台地区域,北距银川市不到10km,西距黄河5~10km。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33″~106°37′00″,北纬37°48′28″~38°20′12″,总面积70921公顷,属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1318公顷,缓冲区面积18606公顷,实验区面积20997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地貌可分为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3种类型。南部以沙地丘陵为主,北部以山地荒漠为主。区内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为1650米。保护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气候特点是干燥、雨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强,冬寒长,夏热短,温差大,日照长,光能丰富,冬春季风沙多,无霜期短。保护区水资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区内地表水很少,属于自治区严重缺水区。河流主要有苦水河、大河子沟和长城边沟,境内湖泊较少,主要有鸳鸯湖,但大部分时间干涸。区内大部分区域地下水储量也并不丰富,深层水有待进一步勘察,浅层水分布较广,但均属沙漠凝结水。
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以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柠条群落、猫头刺群落及沙冬青群落,均保持着未受干扰的原生状态,具有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特征。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53科170属306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3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被子植物49科163属29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发菜,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沙冬青、沙芦草等。保护区内共有陆栖脊椎野生动物23目47科115种,其中两栖类1目2科2种,爬行类2目3科5种,鸟类14目28科83种,兽类6目14科25种。此外,已查明的昆虫有10目58科2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荒漠猫、大鸨、黑鹳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琵鹭、鸳鸯、鹅喉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