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西北部,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地跨银川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大武口区、惠农区。
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
193535.68公顷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西北部,贺兰山山脉东坡的北段和中段,地跨银川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大武口区、惠农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9′~106°41′,北纬38°19′~39°22′,总面积193535.6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6238.71公顷,缓冲区面积43309.99公顷,实验区面积63986.98公顷。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贺兰山是一条较典型的拉张或剪切拉张型断块山地,地形因受地质构造、干燥剥蚀和流水侵蚀的影响,形成山体突兀、高差悬殊、岭谷相间、山壁陡峭、沟谷深切、地面破碎的特点。自山麓苏峪口1400米至最高峰鄂博疙瘩3556.1米,海拔高差约2100米。保护区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及沙尘天气频繁,秋季凉爽。无霜期短;终年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大雾天气多。贺兰山东麓水系属黄河水系,有大小沟道67条,多数沟道为季节性河流。大武口沟是贺兰山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574平方公里。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干旱山地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以青海云杉为主的水源涵养林以及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据调查统计,保护区记录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4科329属647种以及17个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3科5属7种,被子植物71科314属624种以及17个变种。此外,保护区还分布有苔藓植物26科65属142种,大型真菌16目32科81属25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四合木、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等。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5纲24目56科139属218种,其中鱼纲1目2科2属2种,两栖纲1目2科2属3种,爬行纲2目6科9属14种,鸟纲14目31科81属143种,哺乳纲6目15科45属56种。区内分布有昆虫18目165科700属102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鸨、黑鹳、马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马鹿、鹅喉羚、蓝马鸡、松雀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