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近日成功研发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林龙大模型"(ForestDragon),标志着我国智慧林草建设迈入新阶段。
如何更好绿化祖国?在今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和林情草情,围绕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三个“更加注重”,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土绿化,每年都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方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金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不断增厚祖国的“绿色家底”。
3月14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以翔实的数据、图表、文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一年来自然资源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进展,向社会亮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阿尔山林区到塞罕坝,从八步沙林场到南海广袤的红树林……一棵棵树,一片片林,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和谐的深深牵挂。
每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身体力行,与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培土固基、围堰浇水,播撒了生态文明的种子,也浇灌着祖国未来的花朵……
2024年,全国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力推动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了强劲绿色动能。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从三江源头到塞罕坝林场,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一次次考察调研,一场场重要会议,总书记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引领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以下简称《问答》)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今天(21日)上午开始对国家公园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妥善处理国家公园保护对原有居民、企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成为二次审议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一审稿的基础上,二审稿进一步明确,开展国家公园设立前期工作时,应当提出原有居民、企业生产生活影响评估和解决方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引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今年9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公园法草案进行审议。
智库报告深入解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总结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实践,阐释了实现美丽中国的制度保障,展现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智慧
11月6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
国家公园法草案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9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作关于国家公园法草案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