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科普宣教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科普知识
它们有的相生相伴,有的相互竞争,还有的是“君子之交”,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华南五针松最有特点的是它的颜色,是会随着季节变化。平时灰绿色,到了冬天就变成粉蓝色。这是因为遇到冷空气树叶会分泌出一种防寒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显现出粉蓝色,形成奇特的蓝松奇观。
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虎亚种,成年体重可达300公斤,需数百平方公里领地方能存活。历史上,中国东北曾是其核心家园。19世纪末,这里栖息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东北虎。然而,数据显示,至20世纪末,中国野生东北虎仅存10余只。
唐北区域的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生态环境较为严酷,但这里并不荒凉: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云集,雪豹在群山间悄然穿行,藏羚每年进行大规模迁徙,野牦牛以雄壮的身姿展现着大自然的原始力量,藏野驴则自由驰骋……交错的食物链串起高原的生命画卷。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成就综述
从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21年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再到2025年首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过去十年,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横亘甘青两省的祁连山脉深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藏着一场春末夏初的生命约定。当残雪在山坳里褪成最后一抹银白,5种高山杜鹃便循着时节次第绽放,用连绵花海为苍茫雪山系上彩色的哈达。
“人与狼的最好距离,就是爱而远之。”连新明说,让荒原更荒,让野性更野,才是最好的可可西里。
盛夏时节,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流石滩,绿绒蒿、马先蒿等高山花卉顽强生长,竞相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展示出高山“精灵”的坚强、神奇与生物多样性之美。
鸟撞,是一个专有名词,通常指鸟类在飞行过程中与人造物体相撞,造成物件损坏与鸟类伤亡的事件。尤其是城市建筑中,广泛使用玻璃幕墙,使得鸟类在城市发生鸟撞的风险显著上升。
被古人称为“白熊”或“貔貅”的神秘生灵,早在《诗经》与《尚书》的时代便已进入人类视野。只是现代人熟知的“大熊猫”之名,实则源于一场美丽的误读。
“截至2020年,中国约有1426亿棵树,平均树密度约为689棵/公顷,相当于中国人均拥有约100棵树。”日前,我国首张“树密度地图”发布,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中国森林树木的总数及其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