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科普宣教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科普知识
雪豹是高山之巅的独居动物。雪豹妈妈经常每胎产2-4只幼崽,独自养育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小雪豹们会在妈妈的庇护下,度过1-2年的幸福童年,然后开始独立生活。
目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的猫科动物有13种,分别是荒漠猫、丛林猫、草原斑猫、兔狲、猞猁、云猫、金猫、豹猫、云豹、豹、虎、雪豹、渔猫。其中渔猫没有明确记录,可能在台湾、云南等地有分布。
人类有童年,动物也有童年。它们的童年有多久?可爱吗?快乐吗?危险多吗?这是一个新鲜有趣的话题。动物们千奇百怪,它们的童年也五花八门。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小时候生性活泼、好奇、好动、好探险,不同的是,动物的童年受到父母的呵护远不如人类,为了生存它们往往具备和父母不同的外貌和技能(行为活动)。
“鸟如其名”,勺嘴鹬有着像勺子一样小小的嘴,觅食时总是不停地左右摆动小脑袋,这也是在自然观察时区分它与其他小鸟最大的特点。
2001年,保护区开展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时,在黄柏塬、龙洞沟和万泉沟3处发现大熊猫活体,采集70多个“粪样”和“食痕”样体。调查确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11只左右,栖息地面积约1.7万公顷。特别是,在太白山东北坡的阳台、大蟒河一带发现了大熊猫的活动痕迹,这一结果,将现今大熊猫分布的北界从湑水河南岸推移到了黄河流域的秦岭北坡,即由原北纬33°50′00″北移到33°55′48″,向北水平推移了20公里。
白颈鹳,根据颈部特征也叫“绒颈鹳”,虽然是无危鸟类,但极少来中国。2011 年,作者在云南香格里拉纳帕海发现白颈鹳,并记录了当时白颈鹳活动的全部过程。这次发现是白颈鹳现身中国的唯一一笔野外观察记录。
东方白鹳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大鸟,全球野生种群数量7000-9000只。中国是东方白鹳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许多东方白鹳在中国东北地区繁殖,迁徙时经过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北京等地,在长江下游、福建、广东沿海岛屿、香港和台湾等地越冬。
我国泰加林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3℃甚至更低。极寒之下,仍然生活着一些顽强的野生动物,比如驼鹿。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是泰加林的“常住居民”,它们因高耸的肩部、细长的腿部和高大的身躯似骆驼而得名,2.6米的体长、2米的肩高、600千克的体重,块头也跟骆驼相当,远大于普通黄牛。
灰鹤是新疆5种鹤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每年春秋两季,大批灰鹤通过达坂城山口,飞越天山山脉,北往或南迁。每年途经新疆的灰鹤数量超过一万只。为什么灰鹤会选择在新疆越冬?它们吃什么,在哪里过夜,旅途是否平安?
黑颈鹤 全球唯一能在高原生存的鹤类 一旦定情,终身相守 如此“忠贞”的鸟儿为何每年不远千里 飞至尕海孕育后代?
近年来,随着“表情包”在网络上流行,各式各样的水獭表情包也出现在大众视野,一改往日神秘的印象,水獭也变得呆萌、可爱起来,网友还给水獭取了“嘤嘤怪”的昵称。
云豹的显著特征是身体上有与众不同的云状斑纹(黑色镶边,中心浅色),与周围灰色区域显著区分开,故而得名“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