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科普宣教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科普知识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组织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大熊猫野外调查大约每10年1次。为了让获得的数据更准确,我国的科研人员先后尝试了不同的调研方法。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 5个国家公园。 走进国家公园,领略大美自然。国家公园有哪些亮眼的生态游憩线路、区域?
黑鹳属于鹳科鹳属,体长1—1.2米,体重2—3公斤。其喙长而直,呈鲜红色,腿长,颈以下和眼周围裸露部分亦为鲜红色。身上羽毛除胸腹部外均为纯白色,是一种体态优美、毛色在不同角度光线下能映出变化多端金属光泽的大型涉禽。
大熊猫是用内八字行走的,这种动作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以适应竹子这种低能量的食物摄入。
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是熊猫中心首创的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培训、放归、监测3个阶段。
正在施工的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穿越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4.6公里。为了保护脆弱的荒漠生态,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工程通过科学选线、绿色施工、生态修复,让顺利施工与保护生态得以同步推进。
由于具有极强的入侵力,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地区不断扩张,破坏生态平衡。治理互花米草,国内外科研人员已探索出物理控制、药剂治理、生物防治等多项措施。
崖柏是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运动使得大量地球物种消亡。在此次浩劫中,众多的古老物种成为植物界的“孤儿”。秦岭以南的大巴山地区特殊的多山地貌形成了一层层天然屏障,在冰川运动时削弱了全球气温骤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形成特殊的地球生命“避难所”,从而使崖柏为代表的古老的植物种类幸运地逃过此劫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见证地球生物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加强就地与迁地保护,是保护“活化石”植物的重要途径
古树树龄测算可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追踪法、年轮鉴定法、年轮与直径回归估测法、访谈估测法、针测仪测定法、CT扫描测定法、碳14测定法等。
近年来,为保护雪豹,青海省通过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监测调查、栖息地评估、卫星跟踪、救护救助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雪豹的数量与日俱增,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这只外形帅气的“大猫猫”。
水雉体态优美、色泽艳丽,有“水凤凰”“凌波仙子”之美称,是少见的一妻多夫制,雌鸟产卵后便潇洒离去,雄鸟则一心一意地孵蛋并把小鸟带大,然后一起飞往南方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