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全年完成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建设任务超5700万亩……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6件,包括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发生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破坏森林和矿产资源,企业依法退出补偿等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案件。
自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以来,中国国家公园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新模式。在系统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从生态游憩、自然教育、社区共建等不同角度,推进共建共享,展现出国家公园发展的多元化活力。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达7群42只,现有栖息地面积至少扩大了4000亩;在尖峰岭片区,红外相机连续拍摄到中华穿山甲,护林员频频发现穿山甲洞穴;白沙县南开乡原高峰村位于鹦哥岭片区腹地,全村居民整体搬迁至白沙县城附近的牙叉镇新高峰村后,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2300元增至2.7万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这是海南长臂猿特有的一种生活习性。它们多在拂晓鸣叫,每次鸣叫持续5—20分钟,声音由低到高、非常悦耳。鸣叫既有领唱,也有独唱、合唱。”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韩文涛介绍。
钱江源,顾名思义,是钱塘江的源头。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钱江源孕育了以钱塘文化为核心的良渚文化,成为5000年中华文明的具体实证。
记者从12月10日召开的白鹤东部种群保护项目总结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白鹤东部种群数量已突破6000只。东部种群的稳定增长为白鹤物种的存续带来了极大希望。
黄河口国家公园候选区位于东营黄河入海口,总面积351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47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河口新生湿地和珍稀濒危鸟类,其湿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鸟类和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富集、河海交汇自然景观极其独特。
近日,《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清单》)正式印发。木本油料、木本香料、木本粮食、森林蔬菜、花卉苗木、木材、竹材等林业产品作为物资供给生态类产品,被列入广东省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12月14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12月5日,北京林业大学发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4)》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2024)》两本绿皮书。
生态文明建设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重要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为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观松涛林海随风而动、看坝上草原壮丽时刻、与大熊猫来一次近距离接触、探森林城市群里的世外桃源……走进自然,不仅可以欣赏生态美景,还可享受全新体验。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郭香玉)11月25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治荒漠化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黄采艺、三北局局长刘冰,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介绍了我国长期以来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
此次东北虎又进村,原因何在?未来东北虎“下山”是否会更频繁?人与虎如何更好相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海洋被誉为“地球之心”,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23日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