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近日,国家林草局召开专题会议和部门间联席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鸟类保护活动,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作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宣传主题为“修复土地 释放机遇”,我国宣传主题为“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加快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5亿亩、封禁保护面积2794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
近期,国家林草局印发“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方案。活动鼓励广大青少年走进自然、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亲身感受生态变化,记录新时代林草工作成就,生动讲好中国林草故事,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风采。
最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到今年7月1日将施行5周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还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攻坚号令发出,沙海鏖战拉开。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两年来,各战役区集中资源和力量,全力治沙攻坚,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公报》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
2025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5月30日,国家公园人才培养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林业大学举行。会上启动“国家公园AI智能体架构”平台,发起“国家公园全国青年学校”项目,并同步召开国家公园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讨会。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日前联合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长江、黄河干流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成并稳定运行,主要一级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立。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日前联合出台意见,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切实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尽所能,团结协作,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再次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依托珍稀鸟类带来的“生态流量”,各地大力发展“观鸟经济”,“观鸟+生态旅游”“观鸟+自然教育”等新兴业态加速形成。“观鸟经济”点“绿”成金,推动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拓展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育种人的创新热情,加快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新技术应用,加速推进林草种业自主创新进程,培育出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品种。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各地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国家公园被誉为“生态明珠”,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景观最独特、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如今,国家公园里“科技浓度”正在不断提升。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关举措,明确要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权责更加清晰、方式更加多元、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近年来,通过实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