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快讯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已连续四年在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这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尚属首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已连续四年在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这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尚属首次。
2月16日,记者从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获悉,该湿地的工作人员近日首次拍到4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棉凫同框觅食。
近日,广东清新白湾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发现了“鸟中仙女”仙八色鸫。
查非法猎捕、护候鸟安全,云南省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查非法猎捕、护候鸟安全,云南省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工作人员在青溪镇青竹江河畔拍摄到5只稀有鸟类——鹮嘴鹬。
近日,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度重点区域野生动物野外监测工作完成。近日,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2年度重点区域野生动物野外监测工作完成。
冬日的辽河口畔,苇叶飘摇,冰雪相间,别有一番沉静之美。但天空中展翅而过的身影,一阵阵传遍四方的鹤鸣,却在告诉大家,这里并不是荒凉之地。冬日的辽河口畔,苇叶飘摇,冰雪相间,别有一番沉静之美。但天空中展翅而过的身影,一阵阵传遍四方的鹤鸣,却在告诉大家,这里并不是荒凉之地。
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在古城山子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时,拍摄到一只菲氏叶猴幼崽跟随母猴玩耍的场景。这是2022年在这里监测到的第七只菲氏叶猴幼崽。调查显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菲氏叶猴已达10群350只左右。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在古城山子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时,拍摄到一只菲氏叶猴幼崽跟随母猴玩耍的场景。这是2022年在这里监测到的第七只菲氏叶猴幼崽。调查显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菲氏叶猴已达10群350只左右。
记者12月28日从国家植物园(北园)获悉,在近期开展的一项野生动物调查中,发现一头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国家植物园设立一年来,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自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的首批10只朱鹮日前“入驻”钱江源,拉开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序幕。10只朱鹮分别是3—4岁的成鸟,雌雄各5只,目前已经过10个月的野化训练,对野外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在钱江源度过适应阶段后即可野外放飞。来自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的首批10只朱鹮日前“入驻”钱江源,拉开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序幕。10只朱鹮分别是3—4岁的成鸟,雌雄各5只,目前已经过10个月的野化训练,对野外环境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在钱江源度过适应阶段后即可野外放飞。
近日,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专项监测过程中,共记录到小天鹅2900余只。在2022年11月开展的最近的一次调查中,保护区内调查到的小天鹅的数量为900余只。仅仅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便有2000只左右的小天鹅来到东滩。这新增的2000只个体,主要出现在保护区南部核心区滩涂,其余900只左右的个体在生态修复区内被记录到。此次记录再次刷新了近20年来小天鹅在东滩保护区的数量记录。
近日,陕西省汉西林业局葱滩国家湿地公园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到不同颜色的金猫在秦岭林区活动的珍贵影像。近日,陕西省汉西林业局葱滩国家湿地公园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到不同颜色的金猫在秦岭林区活动的珍贵影像。
近日,巡护人员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丁家沱水域,拍摄到7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
日前,全球濒危物种百山祖冷杉保护成果发布暨国际传播纪录片《百山祖》开机仪式在浙江丽水举行。日前,全球濒危物种百山祖冷杉保护成果发布暨国际传播纪录片《百山祖》开机仪式在浙江丽水举行。
近日,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武昌湖湿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调查团队一次性监测到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189只。本次调查共监测到水鸟约2万只,包括白鹤、小天鹅、鸿雁、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近日,在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武昌湖湿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调查团队一次性监测到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189只。本次调查共监测到水鸟约2万只,包括白鹤、小天鹅、鸿雁、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