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脉东段,地处运城、晋城、临汾三个市的垣曲、阳城、沁水、翼城四县毗邻地界。

地理坐标

东经111°51′10″~112°31′35″,北纬35°16′30″~35°27′20″

面积

24200公顷

保护区介绍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脉东段,地处运城、晋城、临汾三个市的垣曲、阳城、沁水、翼城四县毗邻地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1′10″~112°31′35″,北纬35°16′30″~35°27′20″,总面积24200公顷,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541.5公顷,缓冲区面积2722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3936.5公顷。历山保护区建立于1983年,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是东南亚季风的边缘,常受到来自东南沿海季风的影响,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历山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组合奇异,地貌变化大,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山西面积最大的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暧温带森林植被和红豆杉、南方红豆杉、连香树、金雕、勺鸡、原麝、猕猴、大鲵等珍稀动植物资源。由于生境的多样性,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这里被称为“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据历年调查统计,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34科452属1010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等两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翅果油树、水曲柳等3种(未包括兰科植物)。历山保护区处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据调查,区内脊椎动物隶属于78科370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黑鹳、大鸨、金钱豹、原麝等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勺鸡、大鲵、水獭、猛禽类等33种;中日保护候鸟86种,中澳保护候鸟22种,其中猕猴在我国属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总数约300只左右。
0.654207s